今年以来,黄南法院持续树牢“黄南发展‘我’的责任”意识,秉持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理念,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,以法治思维精准发力,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,截至7月底共审结各类商事案件1490件。
坚持深化能力建设,全面提升案件审判质效。从点滴着力,促进法官业务能力与高标准质效要求相适宜。制发民商事案件要素式裁判法指引、“要件审判九步法”指引、传播传授“类案检索三技巧”,指导法官以正确的法律思维、审理步骤,高效、准确裁判案件;制定裁判文书指引、适用简式裁判文书指引,促进法官准确制作法律文书;印发一、二审民商事案件“简案快审、繁案精审”指导意见,建立“案件疑难问题”申报与解决平台,构建疑难复杂问题快速解决机制,用全州法官的智慧与知识技能为民商事审判质量提升提供智力支撑。
坚持矛盾前端化解,构建多元解纷机制。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深化诉源治理,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,指派专职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,与政府机关、社会组织等加强信息交流、协调联动,制定“营商环境创建活动清单”,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微讲堂。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网上立案、跨域立案、在线鉴定、在线保全等诉讼服务,切实为涉诉企业提供便利。用好“诉前调解”和“司法确认”等手段,为民营企业提供低成本、多样化、集约式纠纷解决方式,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立、审、执一体化职能,将更多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预防解决在萌芽状态。
坚持主动靠前服务,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。以公正裁判规范市场交易规则,服务创新驱动发展,向州委、州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报送《基于司法大数据对黄南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评估报告》《黄南州建设工程纠纷情况报告》等,助力黄南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拓宽金融纠纷解决渠道,建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机制,完善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解决平台,采用“法院+银行”调解模式,有力规范金融秩序、维护金融安全。召开“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”联席会议,发布涉营商环境典型案例、案例分析,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微讲堂、教育引导各类金融主体增强依法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,努力让企业拥有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。
坚持善意文明理念,积极有效实现胜诉权益。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解难。以“放水养鱼+经营清偿”思路,对21家涉执企业采取“活封”“活扣”措施,在保障胜诉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,尽可能减少强制措施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利影响,帮助其逐步恢复清偿能力,激活涉诉企业“造血能力”。健全完善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,引导民营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,及时帮助消除在市场准入、招标投标、融资等方面障碍。
文章来源: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
西宁生活网www.0971.com
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